想必博客的讀者童鞋們都攢了不少點數里程,心心念的想換幾班商務艙爽爽。既然大把點數都花了,當然誰都不會想換出個老舊,躺不平或者不夠Fancy的商務艙座椅,自己不夠爽不說,沒準還會被同行的LD數落一番~ 可是很多航司都同時提供多套座椅系統,甚至同一機型同一航線都會有體驗差距非常大的產品,這該怎麼辦呢?
今天就教教大家鑒別想訂的兩艙座椅到底好不好。
Contents
1. 什麼是好的頭等/商務艙座椅?
既然想舒服,那當然要搞清楚啥樣的座椅是舒服的。這裡就來簡單介紹下各種常見的商務艙座椅類型。
a. 最最土鱉的商務艙,坐了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那種:歐洲區域商務艙

漢莎的歐洲區域商務艙。(Credit: Live and Let’s Fly on Boarding Area)
………..
是的… 歐洲區內的商務艙和經濟艙座椅通常間距,寬度,靠背角度完全相同… 只是在3-3布局的中型機(如737,320系列)上,前幾排的中間座椅會被屏蔽,這樣每排只能坐靠窗或者靠走道兩個人。於是乎有不少航空就專門搞了中間座椅設計完全不一樣的座椅。典型例子如英航的Club Europe,早期中間座椅已經改的幾乎沒法坐人了,不過現在新版的Club Europe三個座椅又完全相同了… 只不過中間可以擺一個小桌板作為公共儲物平台。另外也有部分航司改造了中間座椅的後背,可以把靠墊翻下來作為小桌板使用。

英航早期的Club Europe,目前仍在使用。可以看到中間座椅是不適宜人類使用的。這套座椅在窄體和寬體都有用,只不過在寬體767上是偽2-3-2,兩側的座椅沒有中間這個偽座椅。(Credit: Travel Update on Boarding Area)

英航新版的Club Europe商務艙。(Credit: zolagola on Airlines.net)

愛琴海航空的商務艙座椅。(Credit: BusinessClass)
當然這還算好的… 很多不很良心的航司在2-2布局的支線飛機上完全就不區分商務艙和經濟艙座椅了… 只有服務,吃的有區別。比如坐SAS的SAS Plus可以隨便要零食和酒精飲料… 當然也有良心的,比如漢莎… 會把2-2變成交錯1-1,同樣是屏蔽一個座位。
b. 向前一小步:大板凳
大板凳是recliner seats的俗稱,想必大家見的已經不能更多了,通常出現在很多本土或者中短程航線上。雖然依然談不上什麼舒適,但是好歹比經濟艙寬,比經濟艙間距大,後仰角度也能更大一些,有時候還會有腳踏等,對於中短程航線還是可以接受的。

阿拉斯加的大板凳。(Credit: Lamonte Travel)
當然坑爹的航司也是存在的,現在這個時代還在遠程航線上用大板凳。其中大家在美國更容易接觸到的典型是冰島航空,和歐洲廉價旅遊航空WOW Air A330上的「大座」,以及挪威航空的Premium Class(其實這倆畢竟廉價航空也算良心啦,哈哈哈)。

冰島航空763上2-1-2布局Saga Class大板凳商務艙。(Credit: Iceland Monitor)
總體來說在長途航線上,除了一些廉價公司,已經很少見有大板凳商務艙了。
c. 繼續向靠背「low」發展:Angled flat
Angled flat seats是一個統稱,中文也經常被大家調侃叫牙醫床,在很多地方不作區分,但是其實這裡有兩種小類別,一種是能完全放平,但是「床板」和地板之間有明顯的角度,這種才是準確的angled flat;另一種是三折結構的座椅,也稱cradle seats,準確地講牙椅床應該特指這種座椅。不過有時候cradle seat也會被併入recliner里… 這裡分界確實相對混亂…

葡萄牙航空自家老A330的牙醫床商務艙。(Credit: Fly Around on Youtube)

全日空ANA國內763裝備的牙醫床座椅。同樣是2-1-2布局。(Credit: ANA)
Angled flat座椅作為平躺座椅出現前的主要商務艙產品,被很多一線大航司採用。在平躺時代已經相對少見了。不過至今還是能在一些知名大航司的老飛機上見到的,比如法航,荷航(誰讓這倆就是一個公司呢…)等。其中法航至今只有部分B777有平躺商務艙,包括A380在內的全線空客遠程機隊都是angled flat,簡直令人髮指。其他情況還包括ANA國內和區域中短途使用的763和788,不過本來就短的航線,躺不平也可以接受啦。
d. Finally:平躺座椅
在扯了一堆不那麼好的商務艙座椅產品後,終於要開講平躺座椅了。
But!就像標題說的,趟平只是第一步,not all full flat business seats are created equal。下面簡單介紹下常見的一些座椅類型。
- 最簡單粗(lan)暴(su)的平躺商務艙:開放並排平躺座椅
代表產品:Zodiac Aura Lite,Zodiac Aura Enhanced,B/E(現Rockwell Collins) Parallel Diamond等
這一系列的商務艙產品基本延續了大板凳到牙椅床的設計思路。除了能躺平,其他並沒有出彩的地方。這一代產品通常為開放空間設計,並且沒有多少隱私保護,私人儲藏空間通常也不多。

土耳其航空的Zodiac Aura Enhanced。對面是一個腳踏/儲存櫃。這套座椅相當常見,國內海航787,國航區域頭等等,還有大票大票的國外中小航司使用。

漢莎「並不一定平行」的B/E Parallel Diamond。(Credit: Lufthansa)
另外由於這類的設計尚未開始科學的考慮節約商務艙空間,因此為了擠進更多乘客,有一些航司引入了一些超級奇葩的產品,比如BA和UA的2-4-2倒騎驢。

美聯航B772上著名的2-4-2倒騎驢,可以看到最後一排和經濟艙大眼瞪小眼。(Credit: The Point Guy)

英航至今仍未計劃更換的Club World倒騎驢商務艙,除了787是2-3-2外,寬體均為2-4-2。不過這套產品在升起隔板後,中間兩個座位蠻適合couple的,私密性非常棒。相比UA的倒騎驢,座椅寬度也要好一些。(Credit: View from the Wing on Boarding Area)
- 魚骨與反魚骨:一個犯賤與反賤的故事
如何既能讓商務艙乘客享受舒適,又可以擠進大把大把的乘客,一直以來都是航司/座椅設計公司頭疼的難題。為了讓乘客躺平,座椅的縱向長度就要加長,同時還要多擠人的話,就出現了UA和BA這兩家奇葩的商務艙2-4-2。顯然這樣的產品並不能獲得很好的市場反響。尤其是UA的倒騎驢,想翻人出去上廁所,簡直是練雜技。BA的設計雖然解決了direct aisle access的問題,擁擠的橫向空間依然讓乘客相當不爽。
於是在新千年出,維珍大西洋率先引入了魚骨座椅,通過把座椅斜過來,頭靠牆,腳朝過道,壓縮了座椅沿機身方向的縱向長度,從而允許在不壓縮座椅寬度的條件下,帶來direct aisle access,同時在縱向擠入更多的座椅來儘可能提高運力。

維珍大西洋的第一代魚骨Upper Class商務艙。(Credit: One Mile at A Time on Boarding Area)
隨後不久,這套座椅的製造商Contour經過改造推出了Solar Eclipse座椅,並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

達美在早年B772上使用的Contour Solar Eclipse魚骨Delta One。(Credit: The Point Guy)
夥伴的成功這讓Richard Branson各種不爽,於是拿着各種數據不匹配的專利來告Contour和Contour的客戶。整個訴訟折騰了近5年,最終以維珍大西洋敗訴告終。
不過在服役期間,魚骨座椅的各種弊病也慢慢凸顯。雖然背朝角落的設計私密性非常好,但是這使靠窗的乘客,如果想看看窗外景色,身體姿勢會非常彆扭,同時隔板帶來的私密性也造成乘客之間幾乎完全沒有交流方法。同時魚骨設計的儲物空間極為有限。同時也為了不再給維珍喂專利費,其他航司很快便捨棄了魚骨設計,而取而代之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反魚骨。
反魚骨商務艙最早由US Airways引入,採用JDA Design設計,Zodiac(當時叫Sicma)製造的第一代Cirrus座椅。所謂反魚骨,實際為翻轉了魚骨設計的左右方向,腳朝牆,頭靠過道。這樣腳踏上方空間以及前方的切角得以被利用,成為前座的儲物櫃/儲物平台,大幅提高了這套布局的便利性和空間利用率,也因此成為了眾多高端航司商務艙的首選。
時至今日,反魚骨設計其實只有兩款主要產品,Zodiac的Cirrus及Cirrus NG,和B/E Aerospace(Rockwell Collins)的Super Diamond。兩款都是很不錯的設計。

美國航空使用的Zodiac Cirrus。該套座椅目前裝配新B77W,Transcon專用A321T頭等(商務艙使用B/E的Parallel Diamond)和繼承US Airways的A330。有意思的是他家的B772,B787反而選了B/E的Super Diamond。原因在下面。(Credit: The Point Guy)

卡塔爾航空裝在A350上的Super Diamond。教大家區分下,Super Diamond的屏幕通常是固定的,小桌板在屏幕下;Cirrus屏幕通常為摺疊的,小桌板在三角桌面的下方。(Credit: One Mile at A Time on Boarding Area)
唯一一個奇葩設計是Zodiac的Concept D交叉倒騎驢。這款座椅是美國航空定製的,但是由於Zodiac出了名的低產能,已被AA解約轉投B/E,以後也不會再有新的交叉倒騎驢了。

盜D大一張圖,這套座椅設計實用性上相比Cirrus並沒有本質提升,目前僅存的幾套在AA的部分B788和B772上。
- 好好坐正——正向交錯布局商務艙
正向交錯布局與反魚骨幾乎同時出現。與反魚骨類似,正向交錯布局同樣利用了腳踏上方的空餘空間作為前座桌板/儲物架。由於所有座椅都正向排列,儲物空間多為較為規整的方形,相比反魚骨的三角形空間,很多時候更加實用。只不過對於航司來說,空間壓縮能力沒有魚骨和反魚骨設計更強。
目前比較流行的交錯布局主要是Thompson的Vantage和Vantage XL。

瑞士航空的B77W上的Vantage商務艙(老A333/A343同樣是Vantage,不過設計更老)。這套座椅較窄,布局為2-2-1/1-2-2,靠窗座椅有雙座椅和王座之分,使用體驗上差距很大。很多人對此也頗有微詞。

北歐航空的Vantage XL。這套座椅比Vantage寬,雖然左右有別,隱私保護有些差距,不過總體來說各個座位比較平衡。
另外Stelia的Solstys也被不少航司使用。另一款更少見的交錯座椅是Zodiac的Skylounge。

香港航空A333(海航一樣,配色不同)裝備的Stelia Solstys。這套座椅略微有一點點角度,壓縮了腳踏的寬度,得以略微加寬座椅。這套座椅一大特點是小桌板在牆上… 另一個特點是腳踏通常為開放設計,不過我個人很不喜歡腳踏開放這個設計… 覺得怪怪的… 目前只知道韓亞是專門改造成封閉的。 (Credit: Runway Girl Network)

阿聯酋航空A380上的老款商務艙使用的Zodiac Skylounge。(Credit: Google)
- 數學的進步:新生代混合型商務艙座椅
本着能裝又舒適的原則,各家航空器材廠商都在設計各種新型的商務艙座椅,相信未來的產品多元性要大大超過現在的航空市場。在這些新的產品中,也不乏讓人耳目一新的設計,當然也有不少只能用奇葩來形容…
相對常見的設計多為基於老設計的升級,比如Zodiac的Optima和RECARO的CL6710,類似魚骨+錯位的結合和改進。

UA在B77W上的Polaris產品試來自於Zodiac的Optima。(Credit: United)

漢莎準備裝在B777-9X上的RECARO CL6710,和Optima很像,只不過中間座椅二合一。但這又同樣有Thompson Vantage的不平衡缺陷。不過好像漢莎家就喜歡這樣,然後額外加錢賣王座的提前選座。漢莎家族的瑞士航空和奧地利航空選用的都是Vantage。(Credit: Lufthansa)
又比如B/E(Rockwell Collins)的Apex Suite,將最濫俗的Aura Lite錯位排列,保證了每個座椅的aisle access和隱私性,同時借鑒其他座椅的設計理念,利用腳踏上方的空間,因此不至於佔用太多空間。不過這套座椅設計上並沒有提供很多儲物空間,也導致沒人把它當B/E宣傳的「Super First」,而只當作高密度商務… 比如JAL就硬生生的在77W上擠了2-3-2…

日航B77W上裝備的2-3-2布局Apex Suite。可以看到靠走道座椅屏幕後面有個小桌板一樣的空間,為了給內側乘客通行留出「肚子」空間沒法讓屏幕佔據,但又距離內側座椅太遠,完全沒法使用。(Credit: Sam Chui)
新加坡航空也是獨樹一幟的典範。常年和JPA Design合作設計新穎的高端產品。比如他家在B77W,A380和A350等新飛機上使用的這個系列的商務艙座椅。

新航這套設計躺平時,腳踏在側面,需要側過身才能把腿伸直。這個設計類似反魚骨,只不過只有躺平的時候才需要側過身體。(Credit: JPA Design)
說到奇葩嘛,我覺得雖然卡塔爾的Q-Suite倒騎驢已經有點過分了,但還不能算最奇葩的。最奇葩的當屬Stelia的Equinox 3D,曾經有博主評為最不希望在飛機上看到的座椅,結果還真有人用了。

Equinox 3D硬生生把座椅躺平時設計的一高一低,好利用同一個腳踏空間… 簡直了… 目前已知菲律賓航空,摩洛哥皇家航空和法國加勒比海航空裝備了這套座椅,其中菲律賓航空連IFE屏幕都沒有… 沒有… 沒… 有… (Credit: Flight-Report)
2. 如何知道自己想買的商務艙好不好?
看完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什麼樣的商務艙比較對得起自己的里程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可是怎麼知道你看上的航班到底提供了什麼樣的座椅呢?以下交給大家幾種方法。
- 看博客文章
既然是咱博客的讀者,當然要多看博客文章啦~ 博客的作者們,以及很多熱心讀者都在為博客提供各個航司的商務艙體驗報告,大家出票率比較高的中美航線大部分航司和機型都有了不錯的覆蓋,美歐,中歐等等航線也在慢慢補充中。如果大家想購買的航線,機型和博客已經寫過的體驗評測一致,那麼大部分情況下應該也會遇到相同的硬件。如果你還不了解怎麼在博客搜索文章,不妨拜讀下鱷魚童鞋的文章。當然外面的博客也是有很多很不錯的,谷歌搜索一下其他的博客也可以啦。
不過很多航司在相同的機型上會有幾種不同的硬件產品,只讀博客還是不行的,仍需使用下面的方法確定一下。
Seatguru是Tripadvisor旗下的一個網站,專門總結了各家主流航空公司的機型和座椅設置。這些信息包括座椅的基本類型,每一個座椅的優缺點(比如出口座椅不能調靠背,頭排座椅額外腿部空間等信息),飛機上有沒有WiFi,電源插口等。
對於大多數航線,利用Seatguru首頁的航班號+日期的方法搜索即可得到準確的座艙布局圖解。網頁版在圖解的右側會寫明各倉位的座椅類型,間距,寬度等等信息。座椅類型里會寫明Recliner(大板凳),Angled Flat(牙椅床),Flat-bed(平躺)。同時通過旁邊的圖解也能大體了解座椅的類型,比如下圖是國航的B/E Parallel Diamond。
Seatguru提供的這些信息通常還是比較準確的。不過有時候同一款產品的圖標並不固定,比如大板凳有時候寫recliner,有時候寫angled flat(比如ANA的區域商務);我也見過Aura Lite和大板凳圖標相同的情況,需要看右側細節才能分辨清楚;還有時候Solstys和其他交錯座椅圖標不區分,不過這個影響就不大啦。所以還需要辨別一下。另外Seatguru信息更新並不是都很迅速,比如漢莎的B744明明已經全部更新了全平躺的B/E Parallel Diamond,並且座椅排布改為-/67/32/272無頭等三艙,但是Seatguru仍然顯示B744有兩種布局,53biz這個已經消失的版本是全平躺,而67biz這個版本卻顯示老款的牙醫床150°。
這裡簡單擺幾種常見的座椅類型和圖示的對應關係。

常見Zodiac Aura Lite/Enhanced 圖例。

常見魚骨座椅圖例1.

常見魚骨座椅圖例2。

常見反魚骨布局圖例。

B/E Parallel Diamond圖例2。(第1種如上面介紹座椅信息的圖例。另外這套座椅具體平行還是腳對腳,看航司具體需求。有時候圖例會合牙椅床一樣,不過只在漢莎B744頁面發現過。)

這個是Stelia Solstys的圖例,不過有時也會顯示沒有斜角的錯位布局圖例,如下圖。

錯位布局座椅圖例。根據不同機型機體寬度,交錯座椅的布局通常有1-2-1;1-2-2,2-2-1(Vantage獨有);1-2-1,2-2-1(Vantage獨有);1-1-1,1-2-1幾種。唯一在窄體上使用的是JetBlue的Mint,布局為1-1,2-2。中間2-2座椅也區分並列模式(如上圖)或者鏡面模式(一排兩個座椅靠在一起,下一排兩個小桌面靠在一起)。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新的Delta One,雖然使用Vantage XL,但是因為加了門,所以用了頭等封閉Suite的圖例。

另一種交錯布局,兩種的決定因素是看航司是否認定交錯的兩個座椅為兩列。比如此圖是阿聯酋航空的A380,把靠窗一側分為A,B兩列,所以更可能用這種圖例;而同樣採用Zodiac Skylounge的ANA則均叫A列,所以一定使用上一張圖的圖例。
不過Seatguru對於很多小公司,區域公司的收集就比較差,比如國內第五大航川航在Seatguru上根本不存在… 更別提那些中小公司,小弟和小弟的小弟們了… 對於國內航司來說,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方式。打電話去諮詢的話,客服能告訴你躺不躺的平和座椅排布就不錯了,但是鑒於很多座椅排布和產品並非一一對應,這樣的數據也不靠譜… 對於已經購買的機票,大家不妨使用航旅縱橫,或者飛常準的手機選座查看下簡單的座椅圖。不過二者實際都是代理值機,並不直接提供座位圖,也不能提前超過48小時看到座位圖,也沒有像seatguru一樣的座椅詳細信息,所以基本半殘…
3. 選座的Tip and Tricks
現在大家知道了什麼樣的座椅更適合你的需求,也知道了如何確定自己想換的航班座椅是什麼樣的布局,那該如何選到自己想要的座位呢?這裡給大家講一些我知道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這些技巧同樣適用於其他艙位。
Tip 1:使用Expertflyer工具(即使是免費版),建立Seat Alert,在選擇好航班,日期和艙位後,就能看到該班飛機剩餘的座位(理論上這套座位圖系統和Seatguru是一個後台,看到的座椅布局應該一樣,不過有時候也有些小區別)。通過提前查看剩餘作為情況,可以幫你決定是否能拿到想要的座位。
Tip 2:同樣使用Expertflyer工具,注意觀察,上面的圖例把座位分為Premium Only,Blocked,Paid,Paid & Premium等。比如下圖的瑞士航空LX39,採用Thompson Vantage錯位座椅,布局為1-2-2,2-2-1。瑞航就把這些座椅分為三六九等,靠窗單獨的座椅在購票期(Online check-in開放之前)為付費座椅,LX39上為199刀。標記為Blocked的座椅實際為M&M家Senator以上級別的會員才能在購票期選取(應該標為Premium Only的,所以說他家標註也不是完全準確…)。但是,重點來了:所有座椅都將在開放Online Check-in之後(通常為起飛前24h)開放給所有乘客。我就是靠這個規則在起飛前一天把座位從4K改到了8K(然後還被前面一排的華僑阿姨鄙視了,說「I paid quite a lot for this and you got that!」 哈哈哈哈哈)如果遇到選座位障礙的,也可以到機場以後再改,不過這樣相對危險些就是了(比如我用AS換的海航,海航那邊只能打電話選座位,懶… 於是乎拖到Gate才選了Premium Only的前兩排,還好還有空位)。

利用Expertflyer查看座椅選取限制和售出情況
Tip 3:這裡HT一下MonkeyMiles的文章。大意就是,如果你的主要航程(比如遠程國際段)為兩艙,其他航段,即使在訂票過程中為低等級艙位(比如區域段因為不放票的原因,出票為混艙),你也是有權力在值機時要求match service免費升艙的,只要對應的艙等在值機時有餘票。而這個升艙是不受訂票航司的夥伴限制的。MonkeyMiles的例子是AS出的國泰頭等,但是上海到香港段國泰只有躺不平的商務,沒有頭等;港龍有Zodiac Cirrus頭等,但是AS無法出港龍的票。這種情況是可以在值機的時候要求改簽到港龍的航班並且升艙到頭等的。
4. 結語
大家辛辛苦苦薅來的里程都來之不易,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雙眼,千萬不要被一款不喜歡的商務座椅毀了出行的大好心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