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 Wells Fargo与Bilt合作亏损严重,2029或不再续约

Bilt相信本站读者都不陌生,作为一张零年费卡但有着付房租攒点和很强的转点能力。最近WSJ发布了一篇独家报道(原文链接美卡论坛讨论贴),在其中剖析了一些挺有意思的细节。

主要事实/观点

  • Bilt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世代用户,但由于Wells Fargo(以下用WF代指)错误估计了用户群体的特征(详见第五点),导致WF每月在Bilt这个合作上亏损近一千万美元;
  • WF已经计划暂停发布新的联名卡(除了一个之前已经谈好的Expedia联名卡)。WF与Bilt当前的合同期至2029年,WF已经在与Bilt重新协商,除非能改变当前的巨亏局面,WF不打算续约;
  • 一般而言,用信用卡付房租代表着房东会有2-3%的手续费损失,但Bilt的商业模式让房东不用承担这部分损失,而是由WF让利了大部分手续费。不仅如此,每一笔房租交易,WF还会付给Bilt大约相当于总交易额0.8%的费用;
  • 每一个新开的Bilt信用卡账户,WF还会付给Bilt $200的Sign-Up Fee
  • 既然房租交易WF赚不到钱,那么WF就指着别的交易手续费,以及从carry-over balance的利息上赚钱。然而WF的估计都与事实相差甚远。比如WF预估有65%的交易总额是非房租交易,然而事实恰好相反;WF预估50%-75%的卡债会carry-over,从而产生利息,然而事实上只有15-25%。

    Wells Fargo Bet on a Flashy Rent Credit Card. It Is Costing the Bank Dearly. - WSJ

Bilt CEO的反驳

在WSJ这篇文章发出后,Bilt CEO也在X上进行了回应,主要说了以下几点:

  • WF目前并没有暂停与Bilt合作的计划,但WSJ选择性地没有报道出这部分内容;
  • 70%的Bilt开卡用户是WF的新客户,这个用户群体平均年龄31岁,平均FICO score 760,而$200的获客成本对于这种优质客户来说非常低,像Chase这样的银行,愿意为了优质客户付出$1000-2000的成本(这点倒的确没错,参见我们下方的补充讨论)
  • Bilt是一个平台,与WF的合作信用卡只是这个平台的一小部分。Bilt平台与所有的主流银行和渠道一起来drive spend。Bilt给出的点数奖励都来自于这些商家。

一些补充讨论

可能很多人会惊讶,作为一个无年费卡,WF居然会给Bilt高达$200的Sign-Up Fee,以及在房租交易上让利那么多手续费。其实这两点在联名卡合作上都是比较基础的条款:银行的让利和Sign-Up Fee,都是为了利用联名品牌的影响力来打开用户群体,以期在这些用户上赚到比自己的获客成本更多的钱。但是通常这样的条款,都是针对已经自带名气的品牌,比如酒店与航空公司集团,因为它们自带影响力以及本身就有一群忠诚的顾客群体,Bilt的品牌影响力显然是不如以上集团的。那么WF当初为什么会同意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慷慨的合作计划呢?文中也有提到,由于Bilt针对的是在付房租的年轻人,WF期望这个合作能在这些年轻人将来买房的时候,让WF成为它们自然而然的房贷首选-然而这似乎并没有成为现实,WF还收缩了它的房贷业务。

当然,WF犯的最大的错误,应该还是严重错误地估计了用户群体的特征。一般而言,信用卡客户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Revolver,Transactor和Dormants。Revolver顾名思义,每个月都会有revolving balance(i.e.不会还清Statement Balance),因此会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利息以及可能的penalty fee,对于信用卡公司而言,这是它们的“优质客户”; Transactor指每个月都会用卡消费,但是都会将Statement Balance还清,虽说不会产生利息,但刷卡本身就会给银行带来大量手续费,银行能不能从Transactor上挣钱,还要看卡本身的返现结构与用户的消费结构,但大体而言一般是不亏的; Dormants则指只花够满足开卡消费要求的数额,拿到开卡奖励后就再也不用卡的群体,尽管开卡消费本身也会带来手续费,但考虑到大额的开卡奖励,以及联名卡可能需要付给cobrand合作方的sign-up fee,银行在Dormants上基本是亏损的。虽然Bilt没有开卡奖励,但从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WF严重估计错了用户群体中Revolver vs Transactor的比例,而且对于用户群体总的消费结构估计(rent vs non-rent)也严重偏离,这也是WF在与Bilt的合作上亏损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只有15%-25%的卡债carry over的确是一个相当低的比例了(假设文中数据准确),这其实也反映了Bilt的主用户群体都是相对精明(褒义)的,不欠卡债的客户。

当然,不论WF亏损多少,Bilt的CEO的确是从这个合作中跻身了Billionaire的行列。Bilt未来命运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若喜欢本文,别忘了给个五星好评哦!

[Total: 23   Average: 4.7/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